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和储能电池的需求加大,锂离子电池及其配套产业逐步成为国内先进制造业关注的热点。据相关报道,2025年,欧盟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达到550吉瓦时,2030年将升至1000吉瓦时。2023年7月10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强电池和废旧电池管理的新法规——《新电池法规》,7月28日,欧盟官方公报正式颁布了这项法规。
一、《新电池法规》是什么?
欧盟《新电池法规》的管理对象包含了5类电池,即便携式电池、工业电池、轻型运输工具(LMT)电池、汽车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电池。
该法规可被看作是“欧盟绿色协议”升级版,进一步对电池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强制碳足迹、数字护照制度以及一致性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规定了生产者延伸责任、收集和处理废电池以及报告的最低要求。该法规还对将电池投放市场或投入使用的经济运营商规定了电池尽职调查义务,以及在采购电池或包含电池的产品时的绿色公共采购要求。
二、今后电池出口欧盟前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一)在电池生产阶段。首先,电池生产企业需在电池上市或投入使用前,签署有效期为10年的欧盟合规声明,确保电池能持续、安全地设计和生产,并遵守相关标签和信息要求;其次,每个生产的电池型号需分阶段计算并报告碳足迹,并标识碳足迹等级,在随附技术文档中证明电池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低于法规设定阈值;最后,新法规对电池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要求生产企业需采用官方统一标准规范检测电池,自法规生效42个月起,确保轻型交通工具电池在使用期间可由专业人员轻松拆卸和更换,而便携式电池可被最终用户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任何时候轻松拆卸和更换。
(二)在电池原材料使用回收阶段。首先,新法规要求对供应链开展尽职调查,建立并运行透明的电池供应链控制系统,保证监管和上游参与者的可追溯性;其次,电池生产企业需满足更高的循环经济要求,新法规规定了某些类别的电池中几种回收元素的占比,且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循环含量必须达到规定的阈值,比如法规规定在生效96个月后的阈值:钴16%、铅85%、锂6%、镍6%;最后,新法规提出更高的废物管理要求,要求生产商在欧盟成员国注册,并承担废电池管理义务,确保达到新法规规定的回收率,例如,废旧便携式和轻型交通工具电池中锂回收率在2030年12月31日前需达到80%。
(三)在电池使用阶段。一方面,新法规对电池中含有的汞、镉、铅限值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要求供应商识别电池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并提供有害物质存在信息;另一方面,新法规要求电池需满足规定的性能和耐久性参数的规定限值,具体参数要求包括:额定容量、充电保持率、充电恢复、循环耐久性、抗泄漏性等。
(四)在电池信息披露阶段。首先,新规对标签、标记和信息提出了新要求,电池符合安全、健康和环保要求,投入使用前,需加贴“CE”标志,同时要求电池的二维码需包含规定的信息;其次,投放市场的每个电池具有电子记录(电池护照),电池护照应包含规定的信息,同时通过电池信息电子交换系统,向分销者、消费者、回收者和监管者提供获取电池信息的访问权限。最后,新法规要求对电池开展合格评定,对有害物质、性能、耐久性、安全、标签、健康状况、碳足迹和循环含量等信息的合规性开展验证。
三、该法规可能带来哪些潜在影响?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方面,通过计算电池产品碳排放足迹、应用数字电池护照、设置减排目标,推动电池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电池生产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对电池再生材料提出使用要求,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排放,促进材料闭环使用,减少电池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从而对环境保护可能产生较为积极作用。
(二)电池全产业链面临重大挑战。要做到该法规要求的产业链信息精确可追溯,从采矿到原料,再到电池材料、电芯、系统,电池全生命周期中各环节的企业都要被纳入碳足迹、数字电池护照等管理系统中。产业链相关企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国内电池企业出口欧盟的成本及流程复杂程度将大幅提高。
四、国内电池企业如何应对欧盟新法规?
近年来,中国产电池在欧盟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已从2020年的14.9%上升至2022年的34%。中国电池企业若不想失去欧盟这个巨大市场,那么欧盟《新电池法规》就是绕不开的最基础门槛。该法规的发布无疑给我国电池及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行业企业该如何应对这次“大考”?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制定统一的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论,并建立中欧互认机制。我国的电池产业链布局较早,产业链较为完整,但我国在电池碳足迹核算与方法论方面仍有留白,应尽快推进电池碳足迹统一方法论和标准的研究,建立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推动与欧盟建立电池碳足迹管理互认机制,这对保证我国电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要。
(二)围绕原材料开采、制造和回收利用,建立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行业口径一致、标准一致的数据库。支持行业内可共享碳足迹的数据获取、存储、挖掘和处理分析,为电池全产业链碳足迹评估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发挥我国产业链完善、应用数据丰富的优势,针对碳足迹、ESG、回收溯源、梯次利用等实际管理需求,研究设计我国电池的产品电子护照,并将其作为我国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工具。
(三)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角度整体考虑未来电池技术可持续性,重视电池制造、使用和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技术。研发高效、低成本、长寿命、智能化电池材料及电池系统技术,提升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能,顺应电池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多方共建废旧电池回收体系,以提高电池回收效率与材料回收水平,调整生产布局以利用更多低碳电力,从而规避违规风险。
长远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规》对我国电池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机遇,可促进电池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中国电池行业应积极应对这次“大考”,变被动为主动,提升技术革新与电池品质,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推动电池产业绿色转型。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Recommended news
电磁仿真结果的关键参数提取与有效呈现
不同的电磁仿真算法有哪些具体差异?
在电磁仿真中,如何合理简化模型以提高计算效率?
南京复创 苏ICP备1806255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