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海——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
- 分类:公司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2-11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近日,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联盟联席理事长徐洪海先生出席了在南京召开的“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第二届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并做大会主旨报告《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从政策层面解读了最新的国家战略和趋势。以下为整理出来的部分精华内容:
徐洪海——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
【概要描述】近日,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联盟联席理事长徐洪海先生出席了在南京召开的“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第二届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并做大会主旨报告《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从政策层面解读了最新的国家战略和趋势。以下为整理出来的部分精华内容:
- 分类:公司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2-11
- 访问量:0
近日,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联盟联席理事长徐洪海先生出席了在南京召开的“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第二届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并做大会主旨报告《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从政策层面解读了最新的国家战略和趋势。以下为整理出来的部分精华内容:
本次报告将讨论的是地处南京,如何发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长三角的引领作用。今天分享的主要是产业政策、未来方向和下一步的举措问题,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01 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战略背景
制造业是中国的强国之本。没有制造业,就没有制造强国,更没有中国的强大。所以我们提出如何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而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政治性环境。
长三角处于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资金、人才最全面的集聚区,所以中央已经把长三角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长三角在发展中如何定位?国家战略上已经有非常清晰的规划。上海积极发挥龙头作用,浙江发挥建数字长江优势,江苏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安徽打造承接产业优选地,四地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02 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从2017年9月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来看,智能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
• 以北京、山东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
• 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
• 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
• 以四川、河南等省份为核心的中西部地区
长三角城市群的增长极在上海,一市三省发展领先全国,基础相近、需求一致、资源互补。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智造”分工格局是产业链上下游的空间配套,错位发展格局、制造业的互补与协同程度不断深化,有利于形成长期发展竞争力:
上海作为科技创新和金融中心,具有雄厚的先进制造业领域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重点发展船舶海工、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业
江苏经济实力强,制造业整体实力强,聚焦新材料、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产业
浙江民营经济基础好,市场活力强,数字经济发展特色鲜明,打造以互联网电子信息、云计算、大数据、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的经济产业
安徽作为长三角区域腹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后发趋势,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建材和化工等产业
长三角智能制造联动发展总体目标是聚焦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成为世界级智能制造集群地。
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发展在宏观环境方面存在着问题与瓶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城市之间的规划协同不足,未能“多规合一”,重复建设影响了发展效率
三多三少:政府推动多、民间合作少;点上对接多,全面合作少;重点企业关注多,中小成长性企业关注少
省域层面、地级市层面的会议与沟通“清谈”多,落地相对弱
03 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战略举措
围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这一概念,九城将共同打造“一廊一核多城”,以高端制造业产业一体化为“硬核”,G60科创走廊推动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布局一体化,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具体战略举措为以下七项:
1.共建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机制
2.共推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十百千万”工程
3.合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重点产业供应链协同体系
4.加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5G在制造业的应用
5.共促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标准一体化发展
6.智能产业园区一体化协同发展
7.集、产、融合作新机制
04 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组织实施
2019年4月23日,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正式成立。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是以长三角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合作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长三角企业智能制造能力为目标,形成政企合作、资源调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以上为徐洪海先生报告的部分精华内容。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Recommended news
工业互联网软件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选择指南
一图读懂|SIMULIA之电磁仿真
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敏捷|达索系统赋能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
南京复创 苏ICP备1806255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京